·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huan)衛車、環(huan)衛設備及專用(yong)汽車生產基地
銷(xiao)售經理(li):王翔
王經理
姚經理
鮑經理
傳真號碼:
企業郵箱:
實體經濟一路蹣跚,走到今天步履維艱。除了稅收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它正在被金融產業榨干最后一滴血!
在中國當下,最(zui)容易成(cheng)功的不(bu)是(shi)實(shi)實(shi)在在去做實(shi)業(ye)。而是(shi)編織一個(ge)最(zui)炫(xuan)最(zui)酷最(zui)拉風的概(gai)念,然后再(zai)組裝一個(ge)“團隊”,最(zui)后千方百(bai)計在資本市場套現,這(zhe)樣未(wei)來100年一次性都賺回來了。
在這種套路籠罩之下,實體經濟的人才、資金、利潤等都被不斷的往外抽。
現實中累死累活賺錢,遠不如編織一個概念!
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相信(xin)勤(qin)(qin)勞致富、崇尚勤(qin)(qin)勞改(gai)變命運,才創造了輝(hui)煌燦爛(lan)的物質財富。但是(shi)自從引進西(xi)方的金(jin)融體系之后(hou),使很多企業(ye)過于迷戀以小搏大、概念炒作(zuo)、低進高出(chu)的資(zi)本運作(zuo)套路。至此,“勤勞(lao)致富(fu)”的光榮(rong)傳(chuan)統被徹底碾壓!
這就(jiu)是為什么那么多人熱衷于資本運作的(de)(de)(de)根(gen)本原因,以互聯網、房(fang)地(di)產等為代(dai)表的(de)(de)(de)金融產業,不斷的(de)(de)(de)從實體(ti)經(jing)濟(ji)中(zhong)“吸血”,而且使中(zhong)國經(jing)濟(ji)的(de)(de)(de)泡沫越(yue)吹越(yue)大!
金融,已經成為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根源。它(ta)如同一(yi)張天(tian)羅(luo)地網(wang),制造(zao)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zao)不公(gong)平(ping),悄(qiao)然無聲將(jiang)整個社會的財富集(ji)聚(ju)到那(nei)一(yi)小撮人(ren)手里!
比如2016年已經(jing)發生了這(zhe)樣的(de)(de)事實:雖(sui)然宏(hong)觀(guan)經(jing)濟形勢(shi)很(hen)不好,但(dan)是資本市(shi)場向工廠一樣,一批(pi)又一批(pi)的(de)(de)生產富(fu)(fu)豪。過去(qu)一年中國(guo)上榜的(de)(de)富(fu)(fu)豪基(ji)本都誕生在資本市(shi)場。中國(guo)已超越美國(guo)成為全球(qiu)資本市(shi)場創造10億美元富(fu)(fu)豪最(zui)多的(de)(de)國(guo)家(jia)。
眼下(xia)中國(guo)經濟只(zhi)有一個出路:那就是(shi)“實業救國(guo)”!
令人欣慰的是:面對誘惑,依然有那么一批企業家在堅守,他們選擇實業報國!
1、任正非——不上市照樣可以稱霸世界!
任正(zheng)非率領的華為,每(mei)年(nian)投(tou)入巨大(da)財力去做研發之外,在產(chan)品上(shang)不斷取得突破,令(ling)世界刮目(mu)相看,除此(ci)之外華為還(huan)有一(yi)個最(zui)值得稱(cheng)道的地(di)方,那就是堅持不上(shang)市的策略(lve)。
所謂的上(shang)市,就(jiu)意味著(zhu)一家企業將由“生產經營”道路(lu)走上(shang)“資本(ben)運作”道路(lu),也就(jiu)是(shi)(shi)金融(rong)化(hua)。而在(zai)任(ren)正非眼中(zhong),搞金融(rong)的人光靠虛擬概(gai)念就(jiu)能賺(zhuan)進大筆財富(fu),真正卷(juan)起袖子苦干的人卻只能賺(zhuan)取微薄的工資,這是(shi)(shi)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
華為(wei)融的(de)不是“錢”,而是“人心”。華為(wei)有(you)17萬名員工(gong),任正(zheng)非把98.6%的(de)股(gu)權開放給員工(gong),自(zi)己(ji)只擁有(you)公(gong)司(si)1.4%的(de)股(gu)權。這恐怕是全(quan)球未上市(shi)企業(ye)中股(gu)權最(zui)分散、員工(gong)持股(gu)人數(shu)最(zui)多、股(gu)權結構(gou)最(zui)單一的(de)公(gong)司(si),這恐怕是人類商業(ye)史上從未有(you)過的(de)景象。它造就了華為(wei)的(de)向心力,難怪任正(zheng)非說:不上市(shi)則有(you)可能(neng)稱霸世界!
2、曹德旺——我是實業家,對那些為了錢的人不屑一顧!
福(fu)耀(yao)玻(bo)璃(li)創始人曹德旺,從(cong)16歲輟學做生(sheng)意,現在(zai)已經把福(fu)耀(yao)玻(bo)璃(li)做成全(quan)球第二大汽車玻(bo)璃(li)生(sheng)產企業(ye),如今70歲的曹德旺已經在(zai)國內捐款達八九十億元。
當(dang)有人把(ba)他和李(li)嘉誠(cheng)做(zuo)對比(bi),他很反感的說了一(yi)句話:“我(wo)(wo)跟李(li)嘉誠(cheng)不能(neng)比(bi)。我(wo)(wo)不做(zuo)房地產,我(wo)(wo)不為(wei)錢,我(wo)(wo)捐了八九十億(yi)給中(zhong)國,我(wo)(wo)賺(zhuan)的錢也是(shi)捐掉(diao)。為(wei)什么拿我(wo)(wo)跟他比(bi)呢?我(wo)(wo)是(shi)實業家,對那些為(wei)了錢的人不屑一(yi)顧。”
曹德旺多次談到自己不(bu)做房地產(chan),不(bu)做金(jin)融,看不(bu)起這些只(zhi)為賺錢而活(huo)著的企業家!
3、董明珠——我永遠不會做金融!
董明珠作為(wei)一(yi)個從(cong)(cong)基層做起來的人,從(cong)(cong)賣場導購到(dao)(dao)區域銷售(shou)經理,再到(dao)(dao)全國(guo)總經理,一(yi)手(shou)把格力拉(la)扯成國(guo)內領(ling)軍的空調企業,就是因為(wei)她身上的實干精神!
談(tan)到自己成為網紅時,董明珠(zhu)說那是因為大家對制造業的關注(zhu),而不是對她本身(shen)的關注(zhu)。
董明珠表示:“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沒有金融存在的價值……中國強大起來,必須有實體經濟,必須有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產品!”
當“野蠻(man)人來(lai)敲門”,董明珠(zhu)抵制(zhi)(zhi)的(de)態度也十(shi)分堅決。她說(shuo)道:“誰投資并不重(zhong)要,但請(qing)你(ni)不要成(cheng)為制(zhi)(zhi)造業(ye)的(de)罪人,不能用(yong)經(jing)濟的(de)杠桿來(lai)破壞制(zhi)(zhi)造業(ye)的(de)發展!”
她又舉出了德國(guo)與美國(guo)崛(jue)起(qi)的(de)(de)(de)例子:“這(zhe)兩個國(guo)家的(de)(de)(de)崛(jue)起(qi)靠的(de)(de)(de)是金融(rong)支撐嗎?金融(rong)是工具,歸根結底靠的(de)(de)(de)是科技。”
4、陶碧華——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
陶華碧的(de)(de)老干媽,在(zai)國(guo)(guo)外被譯作“Lao Gan Ma”,其(qi)登上(shang)奢(she)侈品折扣網站Gilt,并被譽為(wei)全球最頂級的(de)(de)熱醬,一瓶280克的(de)(de)辣醬在(zai)中(zhong)國(guo)(guo)賣人民幣7.9元,在(zai)美國(guo)(guo)卻能賣3.9美元(人民幣24元),這令(ling)中(zhong)國(guo)(guo)人感到無比自豪!
老干媽(ma)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無(wu)論是收(shou)購農民的辣(la)椒還是把辣(la)椒醬賣(mai)給經銷商,永遠(yuan)是現(xian)款(kuan)(kuan)現(xian)貨!老干媽(ma)沒有(you)庫存,也沒有(you)應收(shou)賬(zhang)款(kuan)(kuan)和應付賬(zhang)款(kuan)(kuan),只有(you)高(gao)達十數億(yi)元的現(xian)金流。
陶華碧教育兒子:千萬千萬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貸款,這四樣要保證,保證子子孫孫做下去。上市那是欺騙人家的錢……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專做精,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全世界有華人的(de)地方就(jiu)有老干媽,這簡直就(jiu)是世界商(shang)業史的(de)奇跡(ji)!
5、宗慶后——實體經濟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本、富民之本!
娃(wa)哈哈的(de)(de)宗慶后,這位已(yi)經70多高齡的(de)(de)企業家,現(xian)在(zai)保(bao)持著清教徒式的(de)(de)生活:早上(shang)7點上(shang)班,晚(wan)上(shang)11點下班;每年出(chu)國考察(cha)洽談(tan)約3個月;到全國各地做市(shi)場調查約5個月。而且他竟然選擇(ze)做高鐵二等座(zuo)出(chu)差,被(bei)傳(chuan)位佳話。
他說:“國家(jia)實力強調社會財富增加,最(zui)終(zhong)來源是實體(ti)經(jing)濟,虛(xu)擬經(jing)濟是依附實體(ti)經(jing)濟,本身(shen)不產生任何財富。實體經濟是倡導財富經濟,是就業經濟,是創造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經濟,是富民強國的經濟!”
“實體經濟是創造財富的經濟,若不創造財富哪里有虛擬經濟、金融行業的生存之地?不創造財富,國家和百姓又如何生存?”
他(ta)和曹德旺一樣(yang),指出目(mu)前實(shi)體經濟的(de)賦稅過重問題:“實(shi)體經濟現在的(de)稅費負(fu)擔較高(gao),資金成本、人工(gong)成本太高(gao),以致于利潤率太低,從而(er)導致實(shi)體企業生存不下(xia),沒有人愿意干。”
而同時,宗(zong)慶后有(you)著和任正非一(yi)樣(yang)的想法(fa),他(ta)說:用全員(yuan)持股方式(shi)來提(ti)高(gao)(gao)企業員(yuan)工收入水平不失為一(yi)個好方法(fa):“一(yi)是可以提(ti)高(gao)(gao)員(yuan)工的積極性與責(ze)任性,二(er)是能讓員(yuan)工得到分紅(hong)收入,進(jin)而提(ti)高(gao)(gao)員(yuan)工收入。”
這(zhe)些實業家(jia)有一個(ge)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用(yong)匠心精神培育著(zhu)支撐著(zhu)整一個(ge)行業, 他們(men)一直想做出更好的產品,而不(bu)是為了(le)上市、收購(gou)、重(zhong)組然后套現(xian),他們(men)才(cai)是中國最需(xu)要的企業家(jia)!
再看參考一段歷史:在19世紀的英法國力競爭中,最終以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法國敗下陣來而告終。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英法兩國的經濟結構朝著不同方向演化,前者充盈著實干的企業家,后者充斥著食利的資本家。英國勝在工業,法(fa)國強在資本,最后歷史選擇了(le)英國,工業資本主義(yi)戰(zhan)勝了(le)高利貸資本主義(yi)。
中國經濟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定不能讓資本家肆無忌憚的取代實業家,否則就會面臨空心化、泡沫化的危險!我們鼓勵中國多出這樣實干的企業家,用實業救國!
這(zhe)五個實業家,現(xian)在儼然也成了“網紅”,他們的言行一直備受關注,甚至可(ke)以影響中(zhong)(zhong)國政策的導向,這(zhe)才是中(zhong)(zhong)國最需要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