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環衛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chan)基地
銷(xiao)售經理:王翔
王經理
姚經理
鮑經理
傳真號碼:
企(qi)業(ye)郵箱(xiang):
11月12日(ri),工信部網站(zhan)公(gong)示14家汽車企業(ye)(如表)未提(ti)出準入條件(jian)考核申(shen)請(qing),其《車輛(liang)生產企業(ye)及產品公(gong)告》已(yi)經暫(zan)停,且(qie)不得辦理更名(ming)(ming)、遷址(zhi)等基本 情況變更手續(xu)。即俗稱(cheng)的(de)14家“僵尸車企”將退市(shi)。此前在國新(xin)辦舉行(xing)的(de)新(xin)聞(wen)發布會上,工業(ye)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透露,除了已(yi)經公(gong)布的(de)第一批退市(shi)名(ming)(ming)單,第二批 公(gong)示名(ming)(ming)單也將在近(jin)期發布。
其實早在2012上年7月,工信部就發布了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對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 摩托車生產企業實行為期兩年的特別公示管理,特別公示期滿以后,如果還達不到合格要求的企業就要退市。苗圩稱:“2013年10月15日,工信部發布了第 一批特別公示企業公告,里面有48家,包括乘用車生產企業和改裝客車的生產企業。這其中有12家企業通過兼(jian)并重組(zu)整合后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經營,整合到大集團里面去了;對于其他申請準入條件考核的22家企業,目前還在進行復核性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來確定恢復還是退出;最終有14家企業明確停止生產資質(zhi),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退市’。”
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間,工信部又提出有10家整車生產企業、102家改裝車企業和23家摩托車企業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作為第 二批特別公示的企業即將進行發布。“這項工作我們想按照長期的工作制度堅持下去,為所謂的‘僵尸車企’建立起順暢的退出機制,將來實行有進有退的政策。” 苗圩表示,“盡管我國汽車市場已 經是第一大產國和第一大銷國,但是大而不強。”目前,從分布來看,汽車整車的生產企業數量還是偏多、個頭比較小。據介紹,這幾年通過競爭,目前中國前10 家汽車企業的集中度達到了90%。前5家企業的集中度超過了50%。然而,全國現在仍有汽車整車生產企業184家,如果按集團的口徑來統計,也有76家之 多。另外,改裝(zhuang)車企業更是多達1056家。
苗圩表示:“總體上看,汽車企業的數量還是偏多,這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建立汽車行業的退出機制,主要就是要打破汽車生產企(qi)業(ye)資質的終身制,建立起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的企業加大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如果達不到,也可以通過兼并重組來不斷提高汽車整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
有進有退,讓市場來決定。伴隨著新能(neng)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將有大批新能源汽車企業即將入市。據悉,新能源車的生產資(zi)質門檻或將放寬。目前有幾十家非汽車企業正在積極申請新能源車生產資質中。
1、吉林通田汽車有限公(gong)司
2。內(nei)蒙古恒通金安股份有限公司
3、華融萬源客車(che)制造(zao)有限公司
4、長春汽車研究所中實改裝車(che)廠
5、哈爾濱市公交客車裝配廠
6、江蘇紫瑯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i)
7、橫店(dian)集團神馬(ma)汽(qi)車股份有限公司
8、寧波市汽(qi)車修造廠(chang)
9、江西惠通汽車有限(xian)公(gong)司
10、武(wu)漢萬通汽車(che)有限公司(si)
11、清遠粵江微型汽車(che)公司
12、廣州穗景客車制造有限公司
13、廣東專用汽車(che)有限公司
14、金星寶騰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