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車(che)、環衛設(she)備及(ji)專用汽(qi)車(che)生產基地(di)
銷售經理:王翔
王經理
姚經理
鮑經理
傳真號(hao)碼:
企(qi)業郵(you)箱:
專用(yong)汽車廠家(jia)和您聊聊考駕照的那些事(shi)
每一位司機都知道,只要開車上路(lu),就得隨(sui)身(shen)攜帶駕(jia)照,不(bu)然會受(shou)到警(jing)察蜀黍處(chu)罰的,近期,駕(jia)照“自學自考”又成為熱議話題,而究竟是從(cong)什么時候開始有了駕(jia)照才能(neng)上路(lu)的說法呢?一起(qi)來看(kan)。
原來是法國人發明了駕照
法國是世界上最早頒發駕駛證的國家,可以追溯至1893年。隨著汽車的增多,法國政府規定參加駕駛考試者年齡必須在21歲以上,通過考試才能駕駛汽車。當時規定的考試內容除了駕駛技術還包括發動機的構造(zao)和原理以及汽車維修技術(shu)等,可謂相當全(quan)面。
1940年,檢測司機視力(li)的專(zhuan)業儀器。
1950年代,模擬駕駛培(pei)訓也成為一(yi)種潮流。
1950年,在溫哥(ge)華的(de)喬治亞(ya)西(xi)大街的(de)MVB辦公廳,人們(men)在等候領取駕(jia)照和(he)牌(pai)照。
上路不帶本?罰你沒商量
那么(me),中(zhong)國從(cong)什么(me)時候開始有駕照一說(shuo)?我(wo)們先來看幾(ji)份文件:
1928年,北平市政府出臺《交通守則》規定:沒駕(jia)照(zhao)就上路,罰10塊大洋;有駕(jia)照(zhao)卻不帶駕(jia)照(zhao)上路,照(zhao)罰4塊大洋。
1932年,漢口市政府出臺《市街交通管理規則(ze)》規定(ding):無論開汽車(che)還(huan)是(shi)騎摩托,都要經過漢口市公安(an)局登記(ji),都要考(kao)取駕(jia)(jia)照(zhao),否則(ze)罰款10塊(kuai)大洋;如果有(you)駕(jia)(jia)照(zhao)不帶就上路,罰3塊(kuai)大洋;如果借(jie)用他人(ren)的(de)駕(jia)(jia)照(zhao),罰5塊(kuai)大洋,同時吊銷所借(jie)的(de)駕(jia)(jia)照(zhao)。
1943年6月22日,蔣介石給南京國民政府下達了一份手令,大概意思是不管(guan)你(ni)是中(zhong)國人還是外國人,只要你(ni)在(zai)中(zhong)國開(kai)車,就不準無照駕駛。
由此可見,自汽車1902年進入中國后,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多,政府就開始實行司機們需要帶駕照才能上路,否則罰你沒商量。(圖為民國汽車司機違章罰單)
民國人民怎么拿駕照?
那(nei)么,民國的時候拿(na)駕(jia)照需不需要經過(guo)考(kao)試呢(ni)?絕對(dui)需要!而(er)且有一本駕(jia)照還未必能上路(lu)呢(ni)。
我們以上海為例,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共有三個部門可以頒發駕照:公共租界工部局,法租界工部局,上海市政府公安局。想拿英美駕照,去公共租界工部局考試;想拿法國駕照,去法租界工部局參加考試;想拿中國駕照,去上海公安局參加考試。好在這三種駕照在上海都能通用,到了北京就不一定好使了。當你從上海開車到北京的時候,必須把車停到郊區,然后搭車去北京市公安局參(can)加一場臨時(shi)的駕照考(kao)試(shi),考(kao)試(shi)通過了才能把(ba)車開進去。
當時各地的駕照考試區別太大,對駕駛員的要求千差萬別。北京是這樣規定的:“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四肢健全、耳目聰明、無神經病者,方可考取駕駛執照。”上海的條件卻比較寬松:“年(nian)齡在(zai)十(shi)七歲以上、六(liu)十(shi)歲以下、經(jing)考驗合格,即可(ke)領取駕駛(shi)執照。”
而當時的駕照考試也分理論與實踐。據上海市政府公用局的一份報告,司機考核內容,一般分口試和駕駛兩項,口試如《交通規(gui)則(ze)》《本市地理(li)》和《機械常識(shi)》等(deng),由考(kao)(kao)官(guan)隨意發問,駕駛員回答令考(kao)(kao)官(guan)滿意為及(ji)格。駕駛則(ze)為樁(zhuang)考(kao)(kao)、路考(kao)(kao)兩(liang)項(xiang)。此外,還有體格檢查,如(ru)是否(fou)色盲、近(jin)視度數等(deng),并需留存指紋。
想時髦,上駕校
在汽車稀有的年代,汽車駕駛員是最時髦的職業,有此技術,不愁沒有人出大價錢來雇你,而且臉上風光,年輕人無(wu)不趨之若鶩。但(dan)是(shi)問(wen)題來了,駕駛技術哪家強呢?
1919年(nian)(nian)中國汽車俱(ju)樂部和中國青(qing)年(nian)(nian)會聯合創辦了(le)汽車司(si)(si)機訓練學(xue)校(xiao),但(dan)培養的(de)司(si)(si)機人數遠(yuan)跟不上(shang)汽車增加的(de)數量,而且(qie)駕駛水平不高。為了(le)改善這種狀況,工(gong)部局又批準成立一(yi)所(suo)司(si)(si)機學(xue)校(xiao)。1921年(nian)(nian)招收學(xue)生99名,其(qi)中53人獲(huo)得(de)畢業證書,21人通過了(le)正式司(si)(si)機執照考試。
這么多(duo)人搶著上(shang)駕校,駕校競爭也蠻(man)激烈的。隨著駕駛學校的增多(duo),法租(zu)界公(gong)董局在1929年制(zhi)訂和頒布了《管(guan)理汽車(che)學校章(zhang)程》,限制(zhi)界內只能設(she)立10家(jia)汽車(che)學校。
外國童鞋們考駕照也不容易滴
國內有些人老是(shi)吐(tu)槽在中國考駕(jia)照很(hen)麻煩,那(nei)么國外的(de)駕(jia)考也不(bu)見得就很(hen)easy,很(hen)多從(cong)國外回來(lai)的(de)人反而會吐(tu)槽國外的(de)駕(jia)考之麻煩。
英國(guo)倫敦南部薩瑟克(ke)一女子(zi)連續(xu)考了110次、在考試上(shang)花(hua)了3410英鎊(差不多是(shi)3.6萬(wan)人(ren)民幣,這(zhe)筆錢在當地都可以買(mai)輛不錯(cuo)的車子(zi)了)也沒拿到(dao)駕(jia)照。(1925年的英國(guo)駕(jia)照)
其實不(bu)止在英國,法(fa)國、德國、澳(ao)大利(li)亞等國考(kao)駕(jia)照,花個好幾年才(cai)把駕(jia)照考(kao)下來已經是常態了。(圖為上世(shi)紀的舊駕(jia)照)
在日本,想學車是必須要到駕(jia)校(xiao)的(de)(de),只是那邊(bian)不(bu)叫“駕(jia)校(xiao)”,人家叫“自(zi)動車教習所”。日本是先路考(kao)再(zai)筆試,跟一(yi)般國家的(de)(de)順序不(bu)太一(yi)樣。其考(kao)試難度(du)也(ye)是頗高的(de)(de)。
(圖為李小(xiao)龍駕照)
中國的(de)香(xiang)港地區跟(gen)大陸不太(tai)一樣,港人(ren)學(xue)車(che)(che)不需(xu)報駕(jia)校,一般(ban)是請合(he)法的(de)私人(ren)教練來教,其使用的(de)教練車(che)(che)裝(zhuang)有副剎車(che)(che)系統,避免出現意外。
(圖(tu)為1920年代的紐約駕照(zhao))
美國則是典型的(de)(de)沒有專門練車(che)的(de)(de)培訓(xun)機構、學車(che)不用報駕校的(de)(de)國家,各個(ge)州的(de)(de)駕照是互不承認不能通用的(de)(de),你(ni)如果跑到另外一個(ge)州生活,需要重(zhong)新申請這個(ge)州的(de)(de)駕照。
好吧(ba),扯(che)到現在,我們圍繞駕照這個點已經古(gu)今中外走了(le)一(yi)遭(zao)了(le),掃除了(le)駕照駕考方面的諸多(duo)盲點。關于(yu)駕照“自學自考”,童鞋們有什(shen)么觀點呢,歡迎與我們互動呦(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