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衛(wei)車(che)、環衛(wei)設備及專用汽(qi)車(che)生產基(ji)地
銷(xiao)售經理:王翔
王經理
姚經理
鮑經理
傳真號碼:
企業郵箱:
看東風輕卡制造力如何提升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在“十二五”的最后兩年,商用車市尤其是輕卡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各大輕型商用車企對輕卡事業線的重新調整。地處湖北的傳統輕卡巨頭——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DFAC),在最近幾年里同樣經歷了巨大的調整與變革。
DFAC這一輪的調整,既是時勢使然,更是主動而為。從2012年底到2014年末,為解決東風輕卡庫存積壓、經銷商競爭力不足、商品力下降等經營難題,DFAC在以總經理楊青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啟動了為期兩年的“中期調整計劃”。兩年過后,在2014年12月舉行的2015商務大會上,楊青宣布DFAC正式走出調整期,之前困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外難題都已基本得到解決。
在這短短兩年時間里,DFAC究竟做了哪些調整,又做了哪些大刀闊斧的重組與變革,得以使企業重新煥發“生命力”呢?第一商用車網聯合東風有限《雙贏》雜志首先從制造力領域展開報道,為大家闡述其改革與成果。
輕卡收益明顯好轉 中期調整計劃初見成效
“我們中期調整計劃的主要目標,就是降低制造板塊成本,助力整車收益扭虧為盈,并能夠對營銷力和商品力的提升發揮很好的協同作用。”DFAC制造規劃部部長黃正權對該計劃的主要目標做出了歸納總結,并率先向記者道明了其中的關鍵。
據他介紹,2012年,DFAC在制造領域反映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大多數車型處于虧損狀況并影響到整車收益。“之前,我們賣出的每輛車不但沒有盈利,反而基本屬于賠本買賣。”其二為產品交付周期較長,大幅增加了用戶等待時間,降低了客戶滿意度,也降低了經銷商推廣產品的積極性;第三,在中期調整以前,DFAC輕卡庫存率較高,庫存壓力較大。
通過對企業存在的大量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制造規劃部抓住了企業在制造力領域存在的主要“痛點”,并“對癥下藥”提出了制造力提升的中期調整計劃。“通過多方面舉措的同步實施,DFAC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庫存量大大削減。最重要的是,整車收益開始好轉。”
降本: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制造領域開源節流
理想的結果,自然離不開過程的艱辛。DFAC在制造領域首先“開刀”的,就是成本過高的問題。
為了有效降低制造管理成本,DFAC自2012年起開始實施“實力線管理”,通過實力線數據和圖形趨勢分析,實時把握企業實力,并找出在管理上需要改善的板塊,實行PDCA循環,不斷提高管理水平。2013年,DFAC啟動了制造力提升的相關活動,通過應用直行率、道程表和實力線等先進的管理工具,不僅降低了制造成本,還減少了資源浪費,提升了工廠的精益化管理水平。
在推行科學管理工具的同時,細節改進和精益生產改進也是重中之重。2012年,DFAC著手推進Tdc(完全交付成本)改善,在制造領域成立了制作工藝組、物流組、材料組和動能組等四個專項CFT改善小組,以期進一步減少浪費。制作工藝組主要通過多項舉措來提升內部效率,并對產品制造中的工藝技術實施改善,從而減少資源的浪費;物流組對供應鏈上的每個環節進行全面管理和“審視”;材料組通過“材料流程地圖”的應用,合理管理材料,從采購、加工、應用直至整車出庫整個流程,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動能組主要負責管理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水、電、氣的消耗,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此外,DFAC還開展(zhan)了供(gong)(gong)(gong)(gong)應商THaNKS活動(dong)(“THaNKS”的(de)(de)理(li)解是“感恩”,幫(bang)助(zhu)供(gong)(gong)(gong)(gong)應商一(yi)起(qi)挖掘課題(ti),實施改善,實現整(zheng)車(che)廠與零部件廠協同發展(zhan),共同獲益,促進輕卡價(jia)值鏈的(de)(de)提升),優化供(gong)(gong)(gong)(gong)應商平臺,通(tong)過廠家和供(gong)(gong)(gong)(gong)應商之(zhi)間(jian)的(de)(de)協同合作來降低零部件成(cheng)本(ben)。“比如,一(yi)個零部件的(de)(de)成(cheng)本(ben)下降了10元(yuan),那很可能(neng)整(zheng)車(che)廠(采購時)只降價(jia)6-7元(yuan),給供(gong)(gong)(gong)(gong)應商留出(chu)盈(ying)利空間(jian)。但可以保證(zheng)的(de)(de)是,采購成(cheng)本(ben)雖有下降,但我(wo)們(men)的(de)(de)質量部門會(hui)派(pai)出(chu)專業人員測量與評(ping)價(jia)所購產品(pin)的(de)(de)質量風險,一(yi)旦發現產品(pin)質量無法得到保證(zheng),項目(mu)就會(hui)停止進行(xing)。”
采用“零件集配上線”和“三步”(指在生產線上,參與產品制造的所有人員需要在三步以內完成作業,即提取零件和工具、安裝和完成作業)方式來減少人力的浪費,也是DFAC提升制造力的一個手段。在生產線改進前,一線工人作業時需要隨著車輛在裝配線上的移動而來回走動,拿取各種零部件,容易造成人工浪費。東風輕卡總裝線的同步鏈在完成中期改進后,已經能夠實現每件單品所需的零部件全部與產品同步前進,工人基本上無需來回走動去取零部件,一改往前的人工浪費,不僅減少了人力及時間的浪費,也大幅提升了工人的作業效率。
增效:提高產品交付效率 生產模式完成轉變
在制造成本持續降低的同時,通過中期調整計劃,東風輕卡的庫存積壓也得以大幅減少,產品交付周期大幅縮短。2015年上半年的總庫存與2014年相比,再次減少約11%。“產品倉儲量的大幅削減,不僅減少了企業和經銷商的流動資金占用,也使整車庫存日趨合理。”黃正權表示。
“積壓庫存大幅減少,主要得益于我們在縮短產品制造周期和提升產品交付效率這兩方面做了大量功課。”DFAC供應鏈管理部部長羅小泉進一步解釋說。為了縮短生產周期、提升交付水平,DFAC對制造體系進行了全面優化,2013年開始通過需求計劃、生產計劃、采購計劃及物流發運計劃的四個聯動,使現有的生產管理系統能夠在第一時間得知計劃內的全部信息,并對整車制造進行有效指導和排期,從而縮短產品制造過程。到2014年底,DFAC的產品交付周期比2013年大幅縮短15%,今年這個交付周期將控制在15天以內。
經過兩年時間的調整及計劃的實施,DFAC還完成了從產品備貨制(根據對市場需求的預測和季節指數,廠家提前備貨)向客戶訂單制的轉變。簡單來說,就是把市場需求和實際產能進行匹配。通過市場調研和企業內部每月召開的產銷平衡會議,DFAC得以匯集所有的市場需求,提高需求精度,進而對市場整體需求與工廠的產能情況進行匹配,對排產計劃實施平衡。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少庫存積壓,還能縮短產品交付周期。
“這項措施實施以后,DFAC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產品出廠速度得到了明顯提升,公司的資金周轉情況也有很大好轉。”羅小泉如是說道。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改善庫存嚴重積壓難題,DFAC還借鑒了日產汽車的管理經驗,引進了能夠有效改善庫存的管理辦法,即Car—Flow(汽車流向管理)。通過對東風輕卡工廠每年的生產和庫存情況進行統計,并考慮到季節指數和市場發展變化,Car—Flow可根據多項指標對市場需求進行提前預測,并在之后的3個月不斷調整與修訂,對制造環節起到指導性作用,進而減少庫存積壓。
提質:“三不”實施 全面把控產品質量
在DFAC制造力提升中期調整計劃中,提升產品質量和品質,始終是一條重要主線。
據了解,DFAC自2012年起有針對性地推出了“三不活動”,即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中期調整計劃實施以前,由于工廠用工的情況變化較大,導致我們只能在產品下線并進入檢測階段時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而產品在返工返修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資源浪費和時間消耗。現在,通過‘三不活動’的具體實施,我們能夠在整車下線時就確保產品的高合格率。”DFAC品質保證部部長郭俊斌解釋說道。
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DFAC建立了“站在用戶立場”的車輛指標評價體系,對標行業標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制造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利用QRQC改善平臺機制,實現了質量信息快速傳遞、快速改善、固化后水平展開。“車輛VES(車輛評價系統)評價指標顯示,通過品質管控改善后,東風輕卡的整體質量提高了20%。而在供應商管理方面,實施‘不接受不良品’,最大限度發現問題,并要求供應商針對問題建立‘防流出防火墻’機制,同步開展供應商幫扶活動,以提升供應商過程保證能力,零部件納入不良指標降低了42%。”郭俊斌說道。
同時,DFAC在新品開發階段推行V型開發機制,通過各個節點目標的達成情況,實施“門”式移行管理,新品投放初期開展新品初期流動管理及公司層級的機動小組活動;通過持續推進品質“領先”計劃,運行品保、商品、服務“鐵三角”機制,準確把握顧客需求,不斷提升國四產品的口碑。據統計,國四轉型升級后,DFAC市場產品質量指標3MIS(即3Months In Service:對象車輛在銷售后3個月內發生的維修案件數與對象期間內車輛銷售臺數的比率)、12MIS故障率較2014年分別下降60%和25%。“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東風輕卡感知質量(即魅力質量)的改善與提升,使東風輕卡不僅內在優美,更兼具外在魅力。”
除此之外,更大規模地制造和裝配自產發動機,也使東風輕卡產品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目前DFAC旗下擁有兩個發動機廠,一個是東風輕型發動機公司,一個是東風康明斯公司。2012年以后,通過發動機及整車業務的協同發展,DFAC自產輕型發動機的銷量在近年得以迅速攀升。由于東風輕卡更多整車配裝自產發動機,不但減少了外配供應商的中間加價環節,更使得東風輕卡在車機匹配一體化、質量管控、節油性能和價格方面都具有比較優勢。
毫無疑問,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保證了“DFAC中期調整計劃”的順利完成。而在商品力和營銷力方面,DFAC同樣成果顯著。在這兩個領域,DFAC究竟克服了哪些“瓶頸”,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請關注后續報道。